本文作者:nihdff

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,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***

nihdff 06-27 7
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,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***摘要: 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用万用表测电流怎么测?万用表测...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怎样用万用表电流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用万用表测电流怎么测?
  2. 万用表测量电流的方法?
  3. 用万用表测电流怎么测?
  4. 用万用表怎么测电流?

用万用表测电流怎么测?

1.

万用表电流档分为交流档与直流档两个,当测量电流时,必须将万用表指针打到相应的档位上才能进行测量。

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,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视频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

在测量电流时,若使用mA档进行测量,须把万用表黑表笔插在COM孔上,把红表笔插在mA档上。

3.

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,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视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若使用10A档进行测量,则黑表笔不变,仍插在COM孔上,而把红表笔拔出插到10A孔上,如下图方框所示。

万用表测量电流的方法

   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要首先确认所测的电流值在万用表的量程之内。

    具体的测量方法: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后,将万用表的两只表笔串接的被测电路的导线中即可。

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,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视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用万用表测电流怎么测?


1 用万用表可以测电流
2 测电流需要将万用表的旋钮拨到电流档位,然后将表笔依次连接在电路中断的两个端点上,注意连接的顺序,避免短路。
当电路通电时,万用表会显示电流的数值。
3 在测量电流时,还需要注意电路的额定电流和万用表的测量范围是否匹配,以避免损坏万用表或电路。

用万用表怎么测电流?

1、首先选择量程,万用表直流电流档标有“mA”有1mA、1omA、100mA三档量程。选择量程,应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大小。

2、然后万用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。应将电路相应部分断开后,将万用表表笔接在断点的两端。红表笔应接在和正极相连的断点,黑表笔接在和电源负极相连的断点。

3、最后正确读数,直流电流档刻度线仍为第二条,如选100mA档时,可用第三行数字,读数后乘10即可。

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的方法如下:

1. 选择正确的量程档位:拿出万用表,将万用表的量程旋钮调到直流档,并选择适当的量程。

2. 将万用表串联在电路中:将万用表的黑色表笔插入万用表的“COM”孔,若测量大于200mA的电流,则要将红表笔插入20A的插孔,然后将旋钮转到20A档或10A档;若测量小于200mA的电流,则将红表笔插入mA插孔,将旋钮转到200mA以内的合适量程。

3. 测量电流:将万用表串连在电路中,保持稳定,从显示屏上读取测量数据。如果显示超量程,则表明量程过小,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。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“.”,则表明电流从黑表笔流进万用表。

注意:在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时,必须将万用表串联在电路中,而不是并联。

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的方法如下:

确保电路处于断开状态:在测量电流之前,确保电路中的电流源已经断开,以避免短路或其他危险情况。

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:根据预估的电流大小,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。如果不确定电流大小,可以先选择较大的范围,然后逐渐缩小范围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。

连接电路:将万用表的红色测试引线连接到电路中的正极,将黑色测试引线连接到电路中的负极。确保引线连接牢固且与电路接触良好。

切换到电流测量模式:在万用表上选择电流测量模式。通常,电流测量模式标有一个字母"A",表示安培(Ampere)。

完成测量:将测试引线与电路正确连接后,电流将通过万用表流过。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流数值即可。

要用万用表测电流,首先将万用表的旋钮拨到电流测量档位。然后,将表笔插入电路中要测量电流的两个节点,确保正负极正确连接。

接下来,打开电路开关,电流会通过万用表,显示在仪表上。需要注意的是,选择适当的电流量程,避免超过万用表的测量范围,以防止损坏仪器或造成安全问题。

测量完成后,记得关闭电路开关,并将万用表旋钮置回安全位置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怎样用万用表测电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vhoo.bali-photographer.com/post/4154.html发布于 06-27

阅读
分享